架构调整后正面杠阿里,腾讯云的难题与机会同在
2018-10-02 12:49:28
  • 0
  • 0
  • 0

文/王新喜

关于腾讯架构调整,引发了业内巨大关注。对于腾讯本身来说,此次架构调整看起来不仅仅是对外界质疑的一种回应与及时改变,其实也恰恰是借助股价大跌、外界质疑敲打的时机来从利益层面动刀,改变内部板结的不适应新形势的旧架构。

如果仅仅说是腾讯调整的动力仅仅来自内部,与外部的质疑不相干,其实说不通。

从它成立两大新事业群“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平台与内容事业群”到撤销三大旧事业群——“移动互联网事业群、社交网络事业群、网络媒体事业群”,这种架构层面的大规模动刀,其实本身是触动了腾讯内部很多人的利益,如果不是由外部的敲打来对其内部形成巨大压力,这种架构调整引发的内部动荡与阻力会大很多。有句话是说,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而外部的质疑恰恰能给腾讯一个改变的契机,在内部形成共识,将变革相对顺利推行下去。

能否打破部门之间数据割裂非常重要

业内均知,腾讯的顽疾在于现有架构部门之间的业务与数据割裂,各个数据分在各个部门,互相封闭互相扯皮,这个问题已经被业内提出很多次。腾讯众创空间创业营导师吴宵光曾经在2015年提到,2012年以前QQ散落在三个部门,QQ在一块,无线QQ在另外一块,QQ上的增值服务、SNS业务又在另外一部分,三部分扯得一塌糊涂,天天扯不完的协调,开会都是在协调,都不在谈业务,实际上最后用户体验没有人负责。

老道消息也曾指出,这种割裂远大于协同的事业群架构,在 3 年前 OMG 第一次做微视时候就暴露出它的弊端:腾讯视频好好的底层播放器,微视不能用;做动态滤镜需要图形专家,深圳(还是上海)放着的优图团队调动不了;各种基础工具不统一,什么都得从头做。好好的一支精悍团队,最后被磨得心气全无。

也有业内人士一针见血指出,wxg和ieg除了都能用QQ登陆,好像其他的完全是的隔离状态。

腾讯暴露的这些问题其实也是存在许多巨头之间的大公司病,腾讯也不是没有看到,但难题在于部门之间的KPI设定与各部门之间的利益问题,导致很难解决,而腾讯架构调整的一大目的显然也是针对这个问题来的,在技术上建立中台体系,就是要打破各个业务在数据上的隔阂。

腾讯云欠账太多,但腾讯猛然惊醒,阿里或该焦虑了

此次架构调整的重要一步就是,成立云与智慧产业事业群(CSIG,即Cloud and Smart Industries Group)。整合腾讯云、互联网+、智慧零售、教育、医疗、安全和LBS等行业解决方案。

腾讯这次调整显示出几点信号,其一,腾讯在云服务市场的欠账太多,需要重点补齐。其二,阿里云的势头已经不得不引起腾讯的足够重视。IDC今年7月份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半年度跟踪报告》显示,阿里云占据了中国云计算 IaaS 市场 47.6% 的份额,腾讯云则为10%。营收规模上是第二名腾讯的 5 倍。

反观腾讯云虽在中国市场排名第二,但是营收只有2.51亿美元,市场份额为10.3%,在此领域与阿里不在同一量级。此前知名投行摩根士丹利也曾发布报告称,阿里云在中国公共云市场上占据绝对主导地位,正在急速成长为IT巨头。

而在今年的8月5日,有消息称,北京一家初创公司在使用腾讯云服务器8个月后,放在云服务器上包括备份的数据全部丢失,导致公司几年来的平台数据全部丢失。后来腾讯云对此向该公司表达歉意,愿意赔偿该公司在腾讯云产生的实际消费,承诺为该公司提供额外补偿。该事件对腾讯云品牌影响颇大。

过去几年,因为手里有微信这张船票,为腾讯抵挡了许多危机并忽视了许多机会,包括AI、云服务、短视频等诸多新兴市场的机会,而在云服务市场,在2009年,阿里巴巴已独立阿里云团队。

不过在随后的2010年,腾讯也看到了这一领域的机会,不过并没有抓住。从今天来看,腾讯无论从经验与资源的积累还是技术层面,均欠账太多。

据《腾讯的B端焦虑》一文指出,加入腾讯的陈磊早在2010年就建立了腾讯云,并实施了一系列战略计划:通过创投等方式,向早期创业公司提供免费云服务;通过媒体平台,向中期和成熟创业团队提供云服务礼包;向社会提供免费的大规模计算力,同时开放腾讯自身运营游戏和社交的数据模型。但当时SNG负责人汤道生却主张利润为先。2014年陈磊离职,2016年腾讯才重视云计算,开始与阿里抢市场,但比阿里晚了近7年。汤道生说,“现在很清楚了,云业务是腾讯必须要拿下的阵地”。

腾讯宣称在互联网上半场,腾讯的使命是做好连接;而在下半场,腾讯的使命是成为各行各业最贴身的数字化助手。其实如果仔细考虑。腾讯做的还是连接,翻译一下就是,上半场是连接用户,下半场是连接产业。连接产业,过去阿里一直在做,腾讯这次要涉足的是阿里过去的主战场之一。

早在2012年,阿里与腾讯同时调整了一次组织架构,腾讯的这次调整,其实就是向阿里的2012年组织架构看齐,推倒部门墙,形成真正意义上的一个公司层面的统一架构,集中力量办大事,而不是让藩王之间各自倚资源自重,形成独立王国,分散公司的整体战斗力与协同能力。

组织架构的调整无外乎来自于几种情况,其一是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新的危机;其二是内部原有的组织架构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竞争大环境。其三是,嗅到了未来互联网的大趋势,按照腾讯所说的是,从消费互联网向产业互联网递进。

腾讯组织架构调整的这一步棋,有腾讯的B端焦虑,2017年年底,马化腾就在公司员工大会中提出:“现在的腾讯需要更‘To B’的能力,需要在组织架构上进行从内到外系统性梳理。”

但这些调整不仅仅是外部竞争环境的变化,更多其实也有对未来新机会的嗅觉。如果腾讯按照新的战略重心布局,未来该焦虑的或许是阿里。

在C端市场,腾讯也在遭遇头条对用户时间的蚕食,根据QuestMobile2018年7月发布的中国移动互联网2018上半年的报告: 用户在今日头条系使用时长占比从3.9%增长到了10.1%,增长了1.6倍,腾讯系总使用时长较2017年同期的54 .3%下滑至47.7%,同比下滑6.6%。当前头条的势头来看,短时间内,腾讯很难有效狙击头条的上行趋势,这意味着腾讯在C端依然要全力加码,但同时也必然需要向B端寻找新的增量空间。

而阿里在云服务市场的发展可以说是抓住了腾讯没有看到的时间窗口,稳稳的走了许多年,腾讯后知后觉之下,发现阿里已经走得够远了。数据显示,2017年,阿里巴巴三大类投资项目中,“企业服务”排在“金融”、“电商”之前,去年70多次的投资里,“企业服务”领域的项目约有24个,占比31%左右。

Gartner2018年6月发布的2017年度全球公有云IaaS市场份额分析报告中显示,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位列全球公有云IaaS市场前三甲。某种程度上,阿里巴巴在世界云计算市场已经处于第一阵营了。而在刚刚结束的云栖大会上,阿里云也已经宣布成立全球交付中心,加快了国际化的步伐。

但是腾讯猛然惊醒之下,阿里或许也应该从战略上重视腾讯云服务的架构调整方向做出应对布局。无论从大数据层面还是腾讯的生态能力与产业的关联度来看,腾讯均不弱于阿里。阿里掌握数亿人交易数据和习惯,腾讯也掌握着数亿人的习惯数据。对比Face book和今日头条,如果腾讯能充分利用其积累起来的数据形成算法优势,它在内容和社交平台方面广告营收还远远未到天花板。

这次腾讯对云服务的重视,更多还是嗅到了新的机会,而腾讯去年也投资了多家“B端”企业,如快法务、活动行、销售易等,基本覆盖法务、活动、销售等各个垂直细分领域。在此前腾讯发布的截至2018年6月30日未经审计的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腾讯“其他业务”(支付及云服务)收入同比增长81%至174.96亿元,首次超过了社交网络,排在收入占比的第二位,仅次于网络游戏。某种程度上,腾讯也看到了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新领域的新机会。

而腾讯云的B端服务体系正在和相关产业有效的对接,比如摩拜单车通过腾讯云获得一整套云端与车载模块的通信服务,蔚来汽车与腾讯云合作,将云技术扩散到传统汽车行业中,打造智能车联网。公开资料显示,腾讯云已经有2000多个合作伙伴,行业解决方案超过六十个,在政务、医疗、工业、零售、交通、金融等领域都创造了一些数字化转型成功探索的案例。此外,腾讯以来也加速了其在数据中心建设的布局。

阿里这么多年来虽然与腾讯在诸多战场有交锋,但吊诡的是,唯独在云服务市场,腾讯却没有重点对待,阿里更多是一个人的战斗,而腾讯旗下的腾讯文档、公众号、小程序、泛娱乐IP、人工智能、云平台等,其实是相对优质的“To B”的资产,只不过过去一直处于分散与封闭状态,而腾讯如果将对B端的攻坚战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时,或许也意味着阿里云这么多年来的舒服日子要结束了。

毕竟,腾讯的每一次组织架构调整与自我进化与重点攻坚的领域,一直以来,在带动产业层面的品牌号召力够强,如果说腾讯过去的内容产业是一个同时面向B端和C端的产业,那么全中国靠内容吃饭的人,基本大部分都在微信的内容生态上混饭吃。很多人已经在思考,腾讯向产业互联网的转身,会不会带来下一波新的风口,继而带动掘金的新机会?毕竟,马化腾与腾讯的品牌还是足够靠谱的。

云服务是蓝海市场,腾讯的难题与机会同在

而云服务领域目前在国内来说还是蓝海市场,离赢家通吃还远,也未到市场格局落定的程度。在过去的许多年,腾讯的核心能力在于社交与内容,但未来这个核心能力可能要加上云计算。在2017年第一季度财报发布后的电话会议上,刘炽平明确表示,腾讯会继续在人工智能和云计算领域加大投入,令其成为腾讯的核心能力。

但是,腾讯的难题在于它的顽疾不是将架构调整就能完全解决掉。在新的组织架构下,腾讯云能否在独立成为事业群后,得到更多的资源倾注和战略支持、能否实现真正的开放,内部协同和分享机制还有待观察,毕竟,对于腾讯来说,多年来形成的部门墙要一下子推倒并不容易,这涉及到各部门之间的利益与资源、KPI的协调就足够盘根错节了,走出舒适区会遭遇很大的阻力,山头利益关系,都要重新划分。

再次是,腾讯的技术欠账太多,关于腾讯的技术建设是否处于落后同体量公司的状态也引发了业内的一些质疑与争论,其原有的技术储备是否能有效带动新业务还存在疑问。有人形象的指出,到了腾讯这个体量和规模的公司做组织变革,差不多就相当于给一辆高速公路上疾驰的重卡换零件,并且期间车还不能停,不能减速。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总的来说,最怕的是雄狮的觉醒,腾讯也不是没有机会。阿里过去几年就是充分利用其数据,利用腾讯战略上忽视的一个足够长的时间窗口,打造出了阿里云IOT、盒马、蚂蚁金服等物联网、新零售与金融项目。而腾讯之前已有的组织结构,数据割裂,缺乏整合,在组织架构上,腾讯TEG和WXG等均自建云平台,这导致了腾讯的云在火力上无法集中,各自作战。

它虽然是一艘巨轮,但更像是一家松散的集团,但如果内部统一、打通形成协同效应,潜力依然不可小觑,因为产业互联网的战争就是如何充分利用数据的协同战争,依托QQ和微信两大平台,腾讯云也能够接入大量企业和个人用户。在腾讯公布的历史数据中,腾讯云业务保持着100%左右的增长速度。这次如此大规模的组织架构调整,带给腾讯的人事调动、利益切割、资源分配等诸多阵痛难免,但带给腾讯的也或将会是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从腾讯过往的组织架构调整来看,每一次变革给腾讯这艘巨轮带来的驱动力都不可小觑,在云服务市场来看,这次调整背后的战略是腾讯准备要用集团作战的方式,以规模策略去打,显然,重点目标对象或许依然是阿里,要从阿里口中夺食。虽然今年来外界一直在唱衰腾讯,但阿里应该保持足够的清醒。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我的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