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Mate40对决iPhone12胜负几何?这对华为并不重要
2020-10-25 14:04:48
  • 0
  • 0
  • 0

文/王新喜 来源: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

苹果iPhone12系列与华为mate40系列谁更能打?这个话题在近日有着颇高的关注度。在笔者看来,产品层面双方各有千秋,但华为mate40系列或许更有保值性。

iPhone12对决华为Mate40:各有胜场,难分轩轾

首先是两者在摄影层面大致是平分秋色。华为Mate 40搭载的全新超感知莱卡电影影像系统,引入了前后双电影镜头和前后双超大广角,华为的17倍光学变焦,是目前唯一一个,也是最高的光学变焦倍数。

苹果拥有4~5倍光学变焦+雷达镜头,还有Pro Max版本上的主摄大底,激光雷达深度感应也可用于改善夜间人像模式效果。两者各有长处,因为摄像层面还涉及到软件算法层面的调教,很难说两者谁更具备更明显的胜场,只能说两者在摄影层面的提升都肉眼可见,难分高下。

在5G技术与信号层面,苹果iPhone12系列采用了高通5G基带,抛弃了过往饱受诟病、信号不佳的英特尔基带。因此,这一代iPhone的信号改善也瞄准了众多果粉的痛点,但是它是否做到超越了智能手机平均信号的强度,还有待用户的持续测试与反馈。

国内有数码达人(张大头同学)日前在抖音曝光的一个测试显示,iPhone12信号续航测试波动大,耗电严重,并且测试显示iPhone12 Pro对比11系列信号提升并不明显。

当然,这更多只是该数码达人测试的一家之言,但是某种程度上反应了iPhone12系列距离信号问题的完全解决或许还有一段距离。

而华为的5G技术已经相对成熟,此次推出的麒麟9000系列集成了巴龙5000基带芯片,在信号传输方面,麒麟9000支持Wi-Fi 2.4GHz、Wi-Fi 5Ghz、主卡5G、副卡4G。是目前全球功能最齐全,功能最完整的5G处理器。在信号层面,苹果与以通信业务起家的华为还依然有一定的差距。

此外是芯片层面,麒麟 9000 也是第一款集成 5G 基带的 5nm SoC(苹果 A14 是外挂高通 X55),这也让麒麟 9000 的晶体管数量达到了153亿,领先于苹果A14。但从外媒的CPU跑分性能来看,华为麒麟 9000单核、多核跑分均弱于A14,但数据已经颇为接近。

不过,iPhone12系列作为首代苹果5G产品,5nm的A14芯片是自家的,但外挂了高通7nm工艺打造的骁龙X55基带芯片。其芯片组合是5nm的A14+7nm的高通骁龙X55基带。是自主研发+外购的结合。

需要知道的,最新高通5G基带是骁龙X60,虽然目前骁龙X55基带性能非常全面,支持毫米波与Sub-6的5G,较之华为的巴龙5000基带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毕竟已经不是高通最先进的产品。

华为自研5G麒麟9000芯片,基带芯片也是其自家巴龙5000芯片,其芯片组合均是自主研发,都采用5nm EUV工艺制造。因此芯片层面两者也各有千秋。

再看电池续航,电池方面,Mate 40配备4200毫安时电池,Mate40Pro和Pro+配备4400毫安时电池。Mate40全系列支持66W有线快充,Mate 40 Pro和40 Pro+支持50W无线快充,是目前最快的无线充电之一。

而iPhone12系列仅支持20W充电技术,iPhone 12系列的电池容量是在2227mAh~3687mAh之间,相比上一代iPhone 11系列三款手机均有不同程度的缩水。

5G时代是一个高耗电的时代,在这方面,如果续航与充电无力跟上节奏,其实会非常影响使用体验。

在AT&T的5G网络上,数据显示iPhone12在4G状态下,续航寿命能够达到10小时23分钟,但是在5G状态下却只能达到8小时25分钟,在T-Mobile的5G网络上iPhone 12 Pro持续了9个小时零6分钟,表现略好一些。

而国外数码达人Arun Maini也进行了一个测试,结果显示,当iPhone 12电量耗尽时,作为对比的 iPhone 11 Pro 仍有 14% 的电量,iPhone 12 Pro 电池耗尽时,iPhone 11 Pro 的电量还有18%。

两种测试结果均显示iPhone12系列的电池续航的表现有点差强人意,在电池续航方面,华为领先一筹。

当然这在电池容量之外,其实也与5nm工艺的基带相关,因为5G芯片功耗和体积的增加,依赖基带工艺的进步,苹果使用的是7nm高通基带,而华为基带是5nm工艺。不过,据说苹果iPhone 13将采用5nm工艺的骁龙X60基带,能化解续航短板。

当然,苹果的优势还是在于iOS+软硬件一体化封闭体验,日前也有不少测评显示,iPhone12与华为mate40在应用打开速度对比这一块,iOS依然是王者。

不过华为近年来在系统层面的不断优化,基于分布式技术的EMUI11,也提供了越来越好的智慧全场景体验,与苹果的差距在缩小。只不过,iOS系统+顶级SOC的封闭体验使得苹果在软硬一体化体验层面要更胜一筹。

华为Mate40系列或更有保值性

不过,即将成为“绝唱”的麒麟9000可能成就华为mate40系列的保值性价值。一方面,该机的体验与设计等诸多方面与苹果旗舰难分轩轾,当前从热度来看,均也不分高下,两者均处于被抢购断货状态。

不过,由于iPhone12系列供应链备货充足,新品供应跟进用户需求是时间问题,无需担心买不到。

华为mate40因美国制裁,尽管在9月15日之前包机连夜将台积电为它加急生产的芯片运回,但据早前供应链消息人士透露,供华为Mate 40系列使用的5nm芯片只有大约800万颗。而最新的供应链消息透露,华为麒麟9000芯片库存预计将有1000万颗左右。

面对华为Mate系列手机庞大的销量需求,显然这1000万颗麒麟9000芯片是无法满足当下消费者的需求,华为Mate 40系列手机面临产能不足、芯片库存缺口的时间点可能将提前,这是华为必须面临的难题。

如果麒麟9000只有1000万颗,在美国禁令解除之前,无法供应满足消费者需求,Mate 40系列将会成为一种稀有品。

而麒麟绝唱的说法将可能会抬高该机的溢价,甚至有如某外媒分析师所说的,将成为一种理财产品。

这从华为Mate40系列旗舰发布后,预约行情“一机难求”可以看得出来,后续渠道加价以及被越来越多黄牛盯上或是大概率事件。

正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市场嗅觉灵敏的一众华强北商家都开始囤积包括华为mate40系列在内的华为手机,据说华为Mate40RS保时捷版本,官方价格是9999元,但目前线下第三方渠道商家已经炒到13999元。

从溢价保值性来看,一款产品的保值性由该产品的性能体验、口碑、品牌溢价以及供求关系决定,品牌溢价与产品性能表现不相上下,在产品体验与设计层面又存在差异性的情况下,供求关系决定了产品的保值性。供不应求,保值性越好,反之亦然。

目前华为面临的就是这种现状——虽然iPhone在过去由于其系统体验与品牌溢价的加持,一向具备更高的保值性,但此次因为绝版之说带来的特殊性,华为mate40系列的保值性可能要比iPhone12系列更高。

华为自己最清楚何为至暗时刻

只不过,这是华为的悲情之处。因为从当前手机市场的话题动向来看,华为的品牌溢价正在持续走高。华为mate40系列与iPhone12系列孰优孰劣已经是一个业内热议、见仁见智的话题。这放在三年前或者五年前,是难以想象的。

即便在过去的两年,业内更多争论还是聚焦在华为三星之间的Android机皇之争上,如今华为与苹果的旗舰双雄之争引发的争议不断,意味着两者的品牌正处于同一梯队上。

数据也证明了这点:IDC于10月1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中国上半年600美元以上价位段智能手机市场份额数据,华为占44.1%,苹果占44%。两者在国内高端市场平分秋色,并占据着中国高端智能手机市场超88%的市场份额。

正如笔者此前指出,华为手机已经越来越接近成功,如果按照当前的轨迹、依照市场公平竞争的路子向前发展而不受外力阻扰,接下来手机市场双雄对决的戏码会非常好看,也非常精彩。苹果的压力之大,也将是可想而知的。

因为华为在5G技术上非常全面,高端手机市场品牌溢价逐年上行,芯片性能在逐年提升,并几乎拥有5G通讯的全部技术,但苹果公司目前仍然依然依赖高通5G基带,华为在5G领域对苹果形成的市场压力越来越大,但特朗普政府对华为的打压,让苹果重回安全轨道。

因此,华为mate40系列与iPhone12孰优孰劣其实对于华为而言并不重要,摆在华为的难题并非眼前这款手机的短期出货量,而是长期的生存发展问题。在美国芯片制造供应禁令之下,如何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才关系到华为手机业务的生存之基。

从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透露的信息来看,华为有足够的供应来维持其企业与运营商部门的运转,并且正在开发新的消费类设备来抵消其职能手机业务所遭受的冲击。

从这里透露出来的信息来看,华为或许试图发展手机之外的其他消费电子产品来挽救智能手机业务下滑对利润造成的冲击,早前英特尔,AMD等公司已经对外公布可以向华为供应PC芯片也可以看出,华为未来在消费者业务会倾向于大力投入PC领域产品以弥补手机业务可预见的下滑风险。

但是,如果华为未来手机业务上从此走下坡路,或者说走向衰落,PC、平板业务甚至可穿戴设备明显无力做到华为手机未来能走到的高度。

在消费者津津乐道于两款手机的优劣比对之时,或许华为自己最清楚何为至暗时刻。

如果说华为Mate40将成麒麟绝版之作,那相当于宣告苹果在未来的手机战场已经不战而胜,这一款手机的成功又能撼动苹果几何?在未来的长期赛道上,华为或许非常希望在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竞争中与苹果有公平对决的机会,可惜的是,这种机会当前看来还是非常渺茫。

作者:王新喜 TMT资深评论人 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